硬科普图书质量高第六期“新发现·科普书单”公布

2024-08-19 00:43:2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硬科普图书质量高第六期“新发现·科普书单”公布8月15日是2024年上海书展的第二天,第六期“新发现•科普书单”当晚在浦江“科技追光号”主题游轮正式发布。

  现场揭晓了19种入选图书,其中“科学人文”子书单7种,“科学生活”子书单6种,“科学少年”子书单6种。

  “新发现•科普书单”以关注科学阅读为宗旨,秉承“科学照进未来”的价值主张,定期推出公信力强、社会影响力大和市场认可度高的全国性科普书单。本期书单的评选范围是2023年11月-2024年6月出版的科普新品。经过16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,最终《计算》《枯萎病:大灭绝时代我们如何与真菌共存》《哥哥的秘密基地》等上榜。

  “如今科普图书大多关注太空、脑科学、心理健康等领域,这些与大众的兴趣点是息息相关的。但这期入围图书中,数学物理等‘硬科普’明显增多,且质量很高。”评审会主席、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发现了本期书单中的一个值得惊喜的变化。在他看来,这样纯科学的“硬科普”并非迎合当下热点,且涉及到的科学内容本身深奥枯燥,想要写出优秀的科普内容非常难,但本期入围图书中的一些书籍表现优秀,用浅显有趣的语言、新奇的角度,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。

  《计算》就是这样一本普及“计算进化史”的科普读物。这本书获得了许多评委的青睐。“从人类最早的对数的理解,一直到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能力,《计算》非常有纵深感,阅读起来不仅仅能了解计算的知识,更能感受到人类力量的进化。”倪闽景说。

 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中心教授郑骏亦对《计算》印象深刻,他从专业角度,认为这本书即使在研究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看来,也是一本内容足够深刻的好书,且内容深入浅出,“相信大众读者也会非常喜欢这本书。”

  本期“科学少年”子书单也令评委印象深刻。资深科普作家、中国科普作协前副理事长卞毓麟参加了多次“新发现•科普书单”评选,一直关注中国原创科普。他提到,这次“科学少年”子书单中,原创作品质量兼备,令评委眼前一亮。

  几位评委都提到绘本《哥哥的秘密基地》。这本书以严谨科学的笔法,为小读者绘制了一节生动的自然科普课堂,从植物到虫子、青蛙、小鸟,大家跟随哥哥去“秘密基地”探秘,一路收获了许多知识。

  “如果我有一个孩子,我愿意买这本书给他看。”从一个读者的角度,倪闽景给予了这本书最高的评价,“这本书风格清新,读起来有点像走进大自然的感觉。”

  “‘科学少年’子书单有很多原创作品,绘本制作精美,科学性、可读性都很强。”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李斌表示,对下一代的培养是科普重要的责任,“青少年是未来,科技的发展未来需要更多优秀人才,如果在少年阶段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,相信将来我们的科技发展就会后继有人,越来越好。”

  “新发现•科普书单”已公布六期,评委们认为,这一书单向读者推荐优秀科普读物,意义深远。对于创作者而言,书单的发布亦能鼓励更多人才参与科普读物的创作。

  “希望这一书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,让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科普作者的队伍中来九博体育官网。”李斌认为如今科普读物整体来看专业面还稍显狭窄,“很多小而美的学科也需要科普,希望未来方方面面的科学领域都有优秀的科普书籍涌现。”

  郑骏表示,希望更多本土科学家参与到科普读物创作中,并重点关注本土科学发展,“从国家发展的角度,我希望能有更多面向少年儿童的、反映我国科学发展成就的科普读物,让孩子们了解国内科技的最新动态,知道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在干什么,这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。”

  作为国内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,“新发现•科普书单”自2023年元旦在上海正式诞生后,得到科学界、科普界、出版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,周忠和院士、钱旭红院士、褚君浩院士、汤涛院士、马余刚院士、蒲慕明院士、景益鹏院士等担任评委,参与活动的科普出版机构不断增加,影响力逐渐扩大。

  前五期评出的“百种新发现科普好书”也在当晚的浦江“科技追光号”主题游轮上进行了展示。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苏青、资深科普作家卞毓麟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李斌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等专家学者,与几十名“科学少年”面对面,回答他们的科学问题,在他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。

搜索